大家好,欢迎来到本期科普。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篇可能颠覆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论文——《语言是主要是一种交流工具,而不是思维工具》(《Language is primarily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rather than thought》),这篇由麻省理工学院(MIT)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《Nature》杂志的文章,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观点。
语言在人类智能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。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“思维等于语言”,认为当人进行思考活动时,发音器官肌肉会同步表现出类似说话时的收缩变化,以此证明二者本质相同。新行为主义者伯尔赫斯·弗雷德里克·斯金纳也持类似立场,认为思维是无声、隐蔽、微弱的言语行为。
“语言决定思维”论,又称萨丕尔-沃尔夫假说,认为不同的语言能够决定母语者的思维,语言不仅反映认知,还影响感知和思考方式。
与之相对的是“思维大于语言”的理论,其历史可追溯到 2500 年前,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思维范畴决定语言范畴,瑞士心理学家让·皮亚杰也认为逻辑运算的起源比语言更深远。
计算机出现后,“语言和思维相互独立论”登场。代表人物杰瑞·福多对传统两派提出质疑,指出若思维离不开语言,没有语言的儿童便不能思维,但实际并非如此;若思维决定语言,为何许多人无法完整表达思想。福多认为思维是一种独立的中枢加工系统。
MIT 这篇论文的作者持有和福多相似的立场。论文开头回顾了语言和思维双重分离的证据,并讨论语言特性,认为语言主要用于交流而非思考。
从生物学角度看,人脑的语言结构主要位于左半球支持语言生成和理解的区域,称为语言网络。其有两个重要特性:输入和输出模态互相独立,支持跨模态语言输入;对词义、词间句法和语义依赖性敏感。
论文作者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(fMRI)技术观察语言网络活跃情况,发现在执行推理任务时语言网络不活跃,语言网络活跃时负责推理的脑区也不活跃。
作者还找到大量病例支撑观点。许多语言网络受损的个体,语言能力虽有障碍,但仍有完整的思考能力;一些失语症患者虽失去语言能力,却能进行思考和推理;聋哑儿童缺乏语言接触,仍表现出复杂的认知功能。
同时,一些语言能力完好的人可能存在智力障碍,如菲尼亚斯·盖奇,其语言能力完好但思维受损。
总的来说,这篇论文通过研究脑部病例和 fMRI 成像证据,反驳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强关联性,认为语言不太可能成为任何形式思维的关键基础。
在 MIT 这项研究得出结论的同时,顶尖 AI 领域学者也对大模型发展表达了担忧。
看完这篇论文,不知道大家对于大语言模型有没有新的想法呢?
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,感谢大家的观看,我们下期再见。